一、造假的宣傳
不正規的裝修公司本來都沒有取得資質證書,這就意味著它并不具備施工、履約的能力。怎么辦?有人就想到了造假,做假的資質證書,做假的榮譽證書、假的榮譽獎杯,往自己臉上貼金。林林總總的造假行為,很容易讓人上當受騙。專家說,客戶選擇裝修公司,一定要看其是否有執照、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驗明正身,免得碰上“李鬼”。
二、帶圈套的“贈送”
為了吸引客戶,一些裝修公司搞起了慷慨的“贈送”,其實這樣做不過是要“套”住客戶。譬如,客戶簽單即贈送一延長米的櫥柜,因為一般家的櫥柜都要有三四延長米,可只因獲贈了這一延長米,余下的也都得買這款櫥柜了。其實,櫥柜的單價此前已被提上去,這樣贈送的那一延長米也就被“勾”回去了。簽單贈送幾平方米瓷磚、地板等做法,與此同理。裝修市場同樣沒有免費的午餐。
三、賺回扣的“陪購”
家庭裝修中,不少設計師和工長都主動陪客戶選主材,他們領著客戶在建材市場上轉來轉去,終于選到合適的主材后,又會幫著客戶與商家討價還價,看似處處替客戶著想。殊不知,這都是在“演戲”,他們與商家本是老相識,客戶訂完材料前腳剛走,后腳他們就去取回扣。
四、外行的“裝修顧問”
時下,不少裝修公司都冒出個新行當——“裝修顧問”,其實這些人不過就是業務員。他們先前大多不懂裝修,應聘后經過簡單的培訓便被包裝成“裝修顧問”了。他們主要掙提成,攬到一個活,一般會有10%的提成。業務員拿走提成后,公司再提取一定比例的錢,然后轉包給工長,工長再包給不同的工種,這樣經過層層盤剝,工人有時開工資都難,就帶著情緒干活,粗制濫造。
五、不靠譜的“超低價”
一般講,裝修公司的毛利為15%,純利是6%—7%。現在,一些裝修公司動輒推出“超低價”,有的甚至打到七五折。裝修公司這不是在做“賠本買賣”嗎?才不會呢。如果價格真是低得離譜,那么裝修公司一定是在材料上、用工上做了手腳。
在材料上以次充好,一種做法是將材料單上所報的材料,在實際操作時偷偷地都換成了低檔、劣質的材料,或者用假冒產品,以假代真。通常情況下,客戶都選擇“半包”,自備主材,由裝修公司提供輔材。輔材多為電線、水暖件、板材、面材、膠、水泥、油漆、乳膠漆等,多用于隱蔽工程,這就給以次充好、以假代真提供了可乘之機。不少品牌電線、水暖件、板材等都有假貨,假貨的進價至少比真貨要便宜1/3以上。
在材料上做手腳,還有個辦法就是“抽條”,少用材料。這樣做的結果會怎樣?裝修出的房子即使面上看不出毛病,可是不環保,隱患多。譬如用的是劣質膠,秋去冬來,暖氣一烘,就開膠了。
為了降低成本,裝修公司還會在用工上做手腳,偷工,省工。本來刷乳膠漆要用5個工時,僅用3個工時就給干完了,這樣做無疑是這遍沒干透,那遍就刷上去了。過后沒多久,涂層就開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