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霧霾紀錄片熱播,與之相關的話題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網站論壇里持續刷屏,再一次引起了人們對環保問題的思考與熱議。作為一直以來被政府乃至國家環保部門所公認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消耗行業,陶瓷行業的環保問題備受關注,這一次霧霾話題再次觸動陶瓷行業環保“神經”。
業內人士表示,建陶行業這些年一直在倡導綠色發展,但如何溯本清源,撥亂反正,真正做到綠色發展,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環保大棒落向陶瓷行業
從2013年以來,隨著我國霧霾天氣常態化的加劇,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不斷加強了對治霾、工業生產節能減排工作的執行力度,一個接一個的會議,一次接一次的專項整治行動,無不展現了政府對傳統重污染工業進行整治的決心和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導向。各項環保政策和標準的出臺,使得“以前都是注重市場不注重政策,連國家環保局網站都不上”的佛山陶瓷企業開始意識到形勢的嚴峻。
2014年《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實施過程中,被陶瓷企業指責過于嚴苛,認為新標準將使陶瓷企業遭受困難,佛山42家陶瓷企業聯名上書請求國家修改標準。2014年12月末,環保部修訂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有所放松。但這卻讓部分環保企業不滿,甚至怒斥“因窮而搶劫”。
從2000年開始,為了響應國家環保局的號召,全國各大陶瓷產區都制定了相應的方案,對部分陶瓷企業做出限制整改或是關停。因此,各地的陶瓷企業開始了不同規模的“遷徙”之路,將企業的主要生產線從產區轉移到未強行要求整改的產區,或是搬遷到更接近陶瓷制作原料的地區和能源產區。在此之后,國家相關的環保政策依然陸續出臺:
布時間 | 政策文件 | 詳細內容 |
2010年3月18日 |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 本標準規定了陶瓷工業企業的水和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本標準適用于陶瓷工業企業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對陶瓷工業企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投產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
2011年8月31日 |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 | 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的減排目標。 |
2011年12月15日 |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 | 該《規劃》分環境形勢,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推進主要污染物減排,切實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強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完善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實施重大環保工程,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組織領導和評估考核9部分。 |
2011年12月22日 |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算細則》 | 為規范“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工作,持續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根據《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1〕26號)、《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1〕35號)的有關規定制定該細則。 |
2014年12月12日 | 《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條款修改 | 據環保部第83號公告顯示,此次修改對行業內爭議較大的噴霧干燥塔、陶瓷窯煙氣基準含氧量、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重要排放指標限值進行調整,其中基準含氧量從原來的8.6%(基準過量空氣系數為1.7),調整放寬至18%,顆粒物限值依然保持不變,為30mg/m3,二氧化硫限值為50mg/m3,氮氧化物限值調整為180mg/m3。 |
環保生產整改效果初顯
在環保部門對于生產企業的嚴格要求下,陶瓷行業的節能減排、環保生產問題得到空前重視。為了治理大氣污染,目前國內很多地方開出了壓減燃煤、調整能源結構的藥方,紛紛提出并實施“煤改氣”。
據悉,2014年廣東肇慶市的63家陶瓷企業268條生產線已全部被列入整改范圍,全部陶瓷企業被要求在年底前完成“煤改氣”,或達到清潔生產標準。據肇慶當地的陶瓷企業工人反映,很多的陶瓷企業因達不到環保標準而被迫停工。此外,福建省泉州市則已在2014年5月份已率先實現陶瓷企業“煤改氣”工程改造。而在廣東的另一陶瓷重地佛山市,陶瓷企業也被要求必須清潔能源改造,在11月1日前全面達到《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的要求,否則將面臨停產整治。其他也要求“煤改氣”的城市如廣西南寧、浙江杭州、內蒙古呼和浩特等也紛紛進行整改。
新明珠集團董事長葉德林認為,“沒有污染的企業,只有污染的老板”。新明珠創立以來,一直堅持環保先行,杜絕污染,連續多年投入巨資用于節能降耗、環保治理。強調全過程、全方位對廢氣、廢水、粉塵、廢料進行控制和治理,實現污水零排放,做到了合理規劃、綠化廠企。為了做好清潔生產工作,新明珠專門成立了清潔生產領導小組,通過技術創新、設施改進以及監督管理來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提升。新明珠集團的多個項目都通過國家相關部門的科技成果鑒定,在環保生產領域成績斐然。
安華瓷磚事業部總經理程振告訴記者,安華從建廠到現在一直遵從敬業生產、環保生產,包括職業安全健康生產這些目標去做。環保生產這塊,從三廢處理到整個體系全部都達標,通過相關部門的驗收。從生產的每一個環節,包括設計、研發、生產過程到銷售,安華都是按照國家相關的要求來進行。安華大理石瓷磚系列更是積極響應“低碳環保”的號召,產品受到消費者的親睞。
“在陶瓷環保建設中,關鍵是看企業是否有足夠強的社會責任感。”華清環保總經理萬杏波認為,目前陶瓷行業的技術和設備都能夠解決陶企環保建設的需求,更多地是需要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推動陶企與環保公司的合作進程,讓陶瓷行業的環保建設更上一層樓。據悉,華清環保作為一家專注于各類廢水、廢氣、中水回用處理等環保工程的企業,目前已幫助諾貝爾磁磚、蒙娜麗莎瓷磚、科達機電、正大釉料等品牌推進環保治理項目。
加快產業升級迫在眉睫
國家政策加大了生態保護力度,那么陶瓷行業的環保政策更為嚴格是必然的。這種嚴格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甚至可能會上升到決定陶企能否生存的層面上。早幾年因清潔生產而大舉搬遷的陶企,是區域性的例子,這個例子很可能在未來上演成為國家層面的強制性方式。
行業評論家韓復興認為,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將進一步加快陶瓷行業的轉型升級步伐,迫使陶企淘汰落后產能,轉而走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道路,對于行業來說將大有裨益。他表示,對于陶企來說環保壓力大了,其實也是活路和出路。
2015年初,陜西韓城市政府提出推進百億新型環保陶瓷產業園區建設,利用該市鐵礦渣、粉煤灰、黃河淤泥、水渣等制陶原料,做大做強陶瓷產業。中共中央黨校國情國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張永農微評:“發展新型環保陶瓷生產前程似錦,韓城找到了發展陶瓷產業新路子。”
韓復興表示,“首先,生態文明建設會讓人養成一個綠色生活方式。綠色需求,可能誕生一個龐大的需求和市場。譬如綠色建筑就需要大量的綠色建材,而綠色建材很大一部分就是我們的綠色建筑陶瓷,關鍵是我們的建筑陶瓷是否能及時‘變色’,我們的綠色產品是否能及時研發出來。綠色貿易壁壘國際上已經形成,如果我們的產品‘變色’的快,知識產權掌握的多,面臨的市場前景是很樂觀的。”
從傳統生產方式到清潔生產方式,是陶瓷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加快產業的轉型升級已經迫在眉睫。